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起正式生效,蚂蚁、京东等闻风而动,巨头们为何纷纷下场“押注”稳定币?刘强东的回归,让互联网圈重新热闹起来。除了分外激烈的外卖大战,他还将稳定币推向了聚光灯下。6月在一场分享会表示,希望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都申请稳定币牌照,通过稳定币牌照能够实现全球企业之间的汇兑。横空出世的稳定币是什么?为何巨头会纷纷布局?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01到底什么是稳定币?
>>>2017年前的中国加密货币市场,普通民众只要在加密货币交易所的App里支付一笔钱,就可以轻松购买对应价值的币,这导致大量山寨币涌入泛滥,许多人被骗血本无归。因此2017年9月4日,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定性ICO为非法集资,关闭交易所充值渠道,切断直接购币途径。
>>>资金的无法直接入账使得“场外交易”应运而生,交易所转为撮合买、卖双方私下交易,避免经手资金。虽然风险降低但这个方法效率低且易因币价波动引发纠纷。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为解决场外交易带来的问题,交易所又推广促使以美元等法定货币为抵押的稳定币,如美元稳定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不同的是,它背后有法定货币作为抵押,且稳定币发行方承诺: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拿着稳定币把抵押的美元兑换回来。
>>>买卖方在交易所里的交易效率大大提高,由此波动极小、价格稳定的稳定币成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的兑换桥梁并快速普及。
2024 年,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恢复至接近2000亿美元,并重新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16日,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超240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超170倍,占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7%。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02稳定币产业链全景
稳定币已形成从一级市场发行到二级市场流通,再到多元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生态。
发行方是稳定币生态的起点:当前市场呈现USDT与USDC双寡头垄断格局,截至2025年6月13日,稳定币供应量已达到 2181.47亿美元,其中USDT 1515.85亿美元(占比69.39%),USDC 606.11亿美元(占比27.75%),整体占据97.14%的市场份额,形成“美元稳定币的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
流通端:交易所主导与公链生态分化,稳定币的二级市场流通主要依托各类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这些平台通过提供稳定币/加密货币交易对、稳定币间互换及法币出入金服务赚取手续费。截至2025年6月,香港证监会已发放11张虚拟资产交易牌照,OSL等持牌平台成为合规流通的关键节点。
应用端: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已远超加密货币交易范畴。
>>>跨境支付:墨西哥稳定币汇款占比已达10%,尼日利亚年接收加密货币超590亿美元,其中43%链上交易涉及稳定币;
>>>链上金融基建:包括企业薪资支付(Remote.com覆盖69国)、美债抵押结算(如BlackRock数字基金)及实物资产代币化(RWA)交易;
>>>抗通胀储蓄:在阿根廷等通胀高企国家,稳定币成为居民储蓄的避风港,部分替代了本地货币功能。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03现有格局影响:多方博弈与体系重构
稳定币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个人用户乃至全球货币体系。
金融机构:其作为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的桥梁货币,既为传统机构涉足数字资产领域提供了合规入口,也因抵押资产透明度、流动性管理等问题带来监管套利与系统性风险挑战;
科技公司:借此拓展业务边界,从支付结算到跨境金融服务,通过稳定币搭建去中心化金融生态,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形成竞争;国内玩家纷纷入局。
>>>目前京东稳定币还未正式发行。京东稳定币的第一阶段暂定发行的是港元和美元锚定的稳定币,目前已经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将面向零售和机构提供移动端及PC端应用产品,测试场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
>>>作为数字支付领域的领导者,蚂蚁集团在区块链领域布局已久。其2017年推出的蚂蚁链已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跨境汇款等多个场景。旗下蚂蚁国际正加速全球化步伐,计划在香港、新加坡和卢森堡申请稳定币牌照,以推动其区块链跨境支付网络的升级。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
个人用户:享受稳定币低波动交易、跨境即时转账便利的同时,也面临发行方挪用抵押资产、算法稳定币脱锚等风险,尤其在新兴市场,稳定币常被用作规避本币贬值的工具;
全球货币体系:美元稳定币深度绑定美元信用,变相扩大了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霸权,同时也促使各国加速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发,以应对私人稳定币对货币主权的潜在冲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数字货币格局演进。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04稳定币发展的前景与影响
合规化与头部集中趋势显著:伴随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推进相关立法进程,稳定币行业正逐步迈入严格监管周期。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龙头企业将成为核心发行主体,而中小型不合规项目将被加速出清。稳定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也随之走高。若能抓住政策窗口期完成牌照申请并建立市场公信力,有望跻身国际稳定币头部阵营。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
支付网络重构与金融基建升级:稳定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传统支付网络的迭代改造,促使其与区块链网络实现互通融合。各国央行可能需要开发新型开放式API 接口,以支持商业银行、稳定币发行方接入央行结算体系。这一过程将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向软件化、智能化方向深度转型。
金融中介角色的转型与重塑:大规模链上价值直接交换模式的普及,将对部分金融中介职能形成冲击,传统银行在跨境汇兑、清算业务中的收入可能面临下滑压力。
>>>银行等机构也将通过业务转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例如通过提供稳定币托管、储备资产运营、合规风控审核等新型服务巩固自身价值。
>>>金融中介的定位将从 “资金流通通道” 逐步转向 “风险管控者” 与 “可信第三方服务提供者”。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
稳定币作为连接加密世界与传统金融的关键纽带,正依托全球监管革新与技术迭代步入规范化发展新周期。巨头的争相布局,既预示着数字支付领域的新一轮变革,也提醒着市场参与者:机遇与风险并存,唯有理性看待、合规发展,才能稳步前进。
资料来源:本内容为洞见研报整理。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均供行业分析使用,任何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适用性。洞见研报不对因使用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