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参与稳定币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

· 快讯

真正参与稳定币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及财务分析

一、核心参与企业筛选标准

实质性业务布局:直接参与稳定币技术研发、跨境支付系统搭建或合规牌照获取。政策适配性:符合香港《稳定币条例》及内地监管要求,持有相关牌照(如SVF、MSO等)。技术壁垒:在区块链底层、智能合约或硬件安全模块(HSM)等领域具备专利积累。场景落地:与跨境支付、RWA(现实资产代币化)等场景深度绑定。

二、重点上市公司及业务解析

1. 四方精创(300468.SZ)

业务定位:香港金管局“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核心开发商,主导跨境清分模块建设,推出支持稳定币发行的FINNOSafe平台。技术壁垒:拥有23项区块链跨境结算专利,主导央行级数字货币项目开发。财务表现:2024年上半年营收2.75亿元(同比+15.3%),净利润0.33亿元(同比+11.2%)。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1.5%,主因研发投入增加,但政策红利(香港牌照落地)推动估值提升。风险点:短期业绩承压,需关注香港SVF牌照发放进度。

2. 海联金汇(002537.SZ)

业务定位:持有香港MSO牌照,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跨境支付系统适配稳定币接口。技术壁垒: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支持USDT/港元秒级清算。财务表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064万元(同比+71.15%),全年净利润1.59亿元(同比+13.2%)。跨境支付收入占比35%,东南亚市场份额达18%。潜力:中东原油人民币结算核心通道,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暴增950%。

3. 恒宝股份(002104.SZ)

业务定位:数字人民币硬件安全模块(HSM)龙头,为京东稳定币独家供应加密设备。技术壁垒:量子加密芯片获央行认证,市占率超30%。财务表现:2025年一季度营收2.48亿元(同比+4.45%),净利润2393万元(同比-8.75%)。资产负债率仅11.17%,货币资金5.69亿元,流动性充裕。风险点:硬件业务毛利率下滑,需关注稳定币硬件需求持续性。

4. 新大陆(000997.SZ)

业务定位:全球智能终端领跑者,为京东收单设备集成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功能。技术壁垒:智能POS终端支持多国货币结算,获美国MSB牌照。财务表现:2023年净利润9.5-10.5亿元(同比+349%-375%),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5.3亿元(同比-6.33%)。境外收入占比35%,2025年获东南亚20万台终端订单。潜力:稳定币线下流通关键节点,RWA场景拓展中。

5. 京北方(002987.SZ)

业务定位:国有大行稳定币底层清结算技术供应商,中标中行2.3亿元跨境平台项目。技术壁垒:唯一明确与稳定币直接关联的A股公司,支持“交易-清算-结算”全流程自动化。财务表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44%,股价年内涨幅35.61%。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智能合约适配RWA场景。风险点:银行客户集中度高,政策变动可能影响订单。

三、财务健康度与成长性对比

公司

营收增速(2025Q1)

净利润增速(2025Q1)

毛利率

现金流状况

稳定币业务占比

四方精创

-12%

-21.5%

45%

研发投入占比高

15%-20%

海联金汇

+9%

+71.15%

28%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35%

恒宝股份

+4.45%

-8.75%

29%

账面现金充裕

10%-15%

新大陆

-5.85%

-6.33%

32%

海外回款周期长

20%+

京北方

+10%

+25.44%

38%

银行回款稳定

25%+

四、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短期爆发点香港牌照落地:拉卡拉、四方精创等具备先发优势。跨境支付放量:海联金汇、新大陆受益于东南亚及中东市场。中期增长极RWA协同:协鑫能科(光伏资产代币化)、朗新集团(新能源RWA)。银行系统升级:京北方、宇信科技。长期护城河量子加密技术:恒宝股份、数字认证。全球牌照网络:拉卡拉、新大陆。

五、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内地对虚拟资产监管可能收紧,香港牌照发放进度或低预期。技术迭代:量子计算威胁加密算法,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如四方精创合规成本高)。竞争加剧:京东、蚂蚁等发行方自建支付通道,可能挤压第三方服务商空间。

结论:当前A股中真正深度参与稳定币业务的公司集中于跨境支付、硬件安全及银行系统领域,海联金汇、四方精创、新大陆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和技术壁垒,但需警惕短期业绩波动。建议关注香港牌照落地进度及RWA场景扩展带来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