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稳定币交易调查:实地探访发现商家普遍不用加密货币

· 快讯

前些天网上说义乌商户开始收稳定币了,一个月能交易10亿美元。记者专门去义乌国际商贸城逛了一整天,结果听到的都是“不收”“没听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上海坐高铁到义乌要两小时多,再去国际商贸城得转地铁。那边有五个区,二区有好几千家店,卖箱包五金什么的。记者一家一家问,玩具店老板说:“USDT是什么币啊,我们实体店肯定不碰。”日用品店老板娘刚送走个黑人客人,她说只收美元或人民币。

五金店老板知道稳定币的事,但表示“牌照都没发怎么用”。有个箱包店老板说可以收,但订单少于1000U(USDT)不考虑。一天下来几十家店,就这一家松口,而且不愿意多聊。

货代公司的人更直接:“浙江人务实,谁会玩虚的?”他们解释,大部分交易通过货代公司结算。客户先把钱打给货代,再由他们付给商家。这样操作简单,避免风险。

当地协会的人说稳定币结算基本没有。一位律师明确指出,用稳定币跨境支付在中国违法。就算收到币也换不成人民币,而且出口货物和资金流水得对得上,不然涉嫌违规。

网上有传超3000家店用稳定币,但记者接触的商家没人承认。有做电商的朋友透露,确实有些熟客用加密货币,但大部分不敢碰。有人因收了“不干净的钱”被冻账户,损失惨重。

区块链公司说去年义乌稳定币流动上百亿,但实地调查发现多数交易可能集中在非洲、南美等外汇困难地区。义乌传统商户更信任美元或开香港公司收款,而不是用加密货币。

最近海关新规要求资金和物流必须匹配,这让稳定币更难用了。有律师说现在连讨论加密货币支付都得小心,一旦查出来麻烦多。

记者算了笔账,传统银行转账虽然手续费贵,但安全。稳定币可能省点钱,但违法风险太高。加上多数商户不懂区块链,也不信任虚拟货币,自然不愿意冒这个险。

义乌国际商贸城还是老样子,柜台摆着计算器和样品,墙上的汇率牌显示美元兑换价。那些说稳定币普及的传言,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实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