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始人黄鑫在跑路前嘲讽投资者“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匹配”,200万人的55000元血汗钱已化为USDT稳定币流向了开曼群岛。
金融诈骗从未离场,它只是换上了“区块链”的新装。
“投资虚拟货币石油项目,日收益率1%,月收益高达30%!”面对这样的宣传,湖北的吴小姐心动了。
她陆续投入5万多元购买“稳定币”参与投资,直到今年6月底平台突然关闭,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吴的遭遇并非个例。
一个名为“鑫慷嘉”的平台近期爆雷,卷走130亿元资金,波及200万投资者。
这个平台利用“稳定币”这一新兴概念,结合虚假的石油投资项目,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庞氏骗局。
更令人愤慨的是,平台创始人在跑路后竟在微信群公开嘲讽受害者:“我拿走了你们不符合自己智商的财富”。
01 百亿骗局崩塌,稳定币成洗钱通道
“鑫慷嘉”平台的崩塌揭开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骗局。
这个自称“迪拜石油投资项目”的平台,实际运作模式却是一场典型的庞氏骗局。
- 碰瓷国际机构:
平台直接盗用“DGCX”(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的名称,谎称是其中国分站,甚至伪造与中石油的合作关系。
- 虚假收益承诺:
平台承诺投资者每天1%的收益,月化收益高达30%以上,远超过正常投资回报范围。
- 军事化传销架构:
平台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战区”,采用“司令员、军、师、旅、团”等军事职级称谓发展下线。
直推1人可获10 USDT(约70元人民币),而“司令员”级别月保底收入达8.6万元。
当6月25日平台突然无法提现时,操盘手竟还进行了最后一轮收割。
他们谎称平台因“偷税漏税”被冻结,要求投资者再缴纳持仓金额10%的“税款”,承诺缴税后仍可享受每日1%收益。
精心设计的洗钱通道:
该骗局最“精妙”之处在于其资金流动设计
- 所有资金进出均使用USDT稳定币(1 USDT ≈ 1美元)
- 投资者需先将人民币兑换为USDT才能“入金”
- 收益和本金提取也以USDT形式进行
这种设计使资金能自由跨境流动,6月26日,平台将18亿枚USDT(约130亿人民币)分12批次转移到3个海外地址,资金追查几乎不可能。
02 稳定币真相:支付工具而非生财神器
要识破这类骗局,首先需要理解稳定币的本质:
- 稳定币是一种锚定法定货币(如美元)或黄金等实物资产的加密货币
- 其核心目标是维持价值稳定,避免像比特币那样剧烈波动
- 主要功能是作为加密货币交易的“中转站”和支付工具,并非投资产品
国际主流稳定币如USDT、USDC的设计初衷,是为加密交易提供流动性,而非创造投资收益。
它们的价值稳定性决定了其本身缺乏升值空间。
真正的稳定币运作模式如同“数字现金”:
- 发行方应持有等值的法币储备(如美元存款、短期国债)
- 用户可随时1:1兑换回法币
- 发行方通过支付网络服务赚取手续费,而非承诺高额回报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明确警示:“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并没有升值空间。”
03 骗局四步套路,编织暴富陷阱
结合鑫慷嘉案例及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提示,这类稳定币骗局已形成标准化套路:
- 豪华包装,碰瓷权威
骗子们盗用知名金融机构名称(如“迪拜交易所”)、伪造政府合作背景、虚构“国家级”区块链项目。
在鑫慷嘉案中,尽管迪拜交易所4月就公开声明与其无关,平台仍继续以此宣传。
- 高利诱惑,反常识收益
“日息1%”、“月赚30%”是这类骗局的标配话术。
湖北投资人吴回忆:“平台承诺的收益太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试一试。”
深圳金融局直接点明:凡是承诺保本高收益的稳定币项目,都是骗局。
- 传销架构,拉人头致富
鑫慷嘉建立了完整的九级分成体系:从“排长”到“司令”,级别越高奖励越丰厚。
北京市互金协会警告,这种“拉人头返利”模式是庞氏骗局的典型特征,用后入者的本金支付前者的收益。
- 稳定币掩护,跨境洗钱
所有资金通过USDT等稳定币运作,一旦得手立即转移至境外。
区块链的匿名性使得“钱到海外,追无可追*”。
深圳警方指出,这类平台常租用境外服务器,受害者往往“维权无门、血本无归”。
04 监管重拳出击,全球围堵骗局
面对日益猖獗的稳定币诈骗,国内外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
- 中国境内全面禁止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明确表示:“任何未经批准的代币发行融资、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均属非法金融活动”。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更规定,参与非法集资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 海外监管框架初现
- 香港:8月将实施《稳定币条例》,仅允许持牌机构发行稳定币
- 美国: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规范美元稳定币发行
- 欧盟:执行《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公开储备金审计报告
- 技术破解匿名神话
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稳定币的匿名特性助长洗钱风险。
但监管科技也在进步,如Chainalysis等链上分析工具已能追踪大部分USDT流向,为警方破案提供支持。
05 自保指南:守住钱袋的三大防线
在骗局横行的环境中,普通投资者需建立自我保护机制:
- 认知防线:戳破“稳赚”谎言
牢记“稳定币≠稳赚币”。
北京市互金协会提示:稳定币的核心是支付工具,其币值稳定特性决定了它本身缺乏升值空间,不应被视为“获利工具”。
对“保本付息”“月收益20%”等宣传保持本能警惕。
- 行为防线:拒绝诱惑与从众
- 不碰“拉人头”项目:
传销式分成是骗局标志
- 拒绝跨境炒币:
所谓“绕过外汇管制”实为违法
- 验证机构资质:
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企业金融牌照真伪
“人是赚不了认知以外的钱的。”一位鑫慷嘉受害者的感叹,恰好与黄鑫跑路时“财富与智商不匹配”的嘲讽形成残酷对照。
真正的金融创新从不需要用高息诱惑投资者。
当某个项目承诺的收益率高到违背常理时,你要担心的不该是错过暴富机会,而是本金有去无回的风险。
在加密世界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认知和克制的欲望,才是守护财富的最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