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融圈杀疯了!
券商靠稳定币牌照利润翻三倍,但真金白银还是泡沫?

国泰海通Q1利润暴涨392%刷屏了。
并购海通证券吃下负商誉红利,旗下国泰君安国际拿到香港虚拟资产全牌照才是真王牌。
现在能用USDT直接买港股,跨境理财通2.0的结算通道也攥在手里。
但利润里有多少是政策催化的泡沫?
得扒开看看。
长三角杀出个国联民生。
271%的增速背后是无锡国资2600亿基金撑腰,科创板IPO项目塞满抽屉。
民生证券投行储备冲进行业前三,还搞出新能源代币化债券。
H股0.56倍市净率确实便宜,可AH溢价197%的裂口看着吓人。
弘业期货闷声发财最稳当。
109%增长全靠大宗商品避险业务撑场子,香港1类9类牌照到手就能玩稳定币基金。
实体企业套期保值需求暴增,场外衍生品交易量三个月翻倍。
这种实打实的业绩比概念炒作靠谱多了。
香港牌照才是硬通货。
OSL集团挤进稳定币沙盒测试,新火科技的托管系统被三家券商抢着用。
普星能量沾上HashKey光单日飙涨280%,但代币化项目落地没影儿。
德林控股的5亿港元地产代币化喊了半年,官网还停在PPT阶段。
内地玩家在拼底层技术。
恒生电子给蚂蚁稳定币搭清算系统,跨境交易秒到账。
宇信科技闷头搞银行对接系统,一季度利润涨81%。
拉卡拉拿着香港MSO牌照铺线下支付,京东稳定币落地便利店能直接刷。
最惨是四方精创。
区块链技术吹得天花乱坠,一季度利润反跌21%。
沙盒测试参与了个寂寞,FINNOSafe平台交易额注水嫌疑大。
概念股里混进这种选手,眼睛得擦亮点。
牌照含金量得看实际转化。
国泰君安国际虚拟资产交易抽佣率是传统业务3倍,这才是真印钞机。
某些公司股价动辄单日涨30%,可季报里稳定币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风口上的猪能飞多久?
上海国资委刚开完加密货币研讨会,香港稳定币法案八月要三读。
政策油门踩到底,但普通投资者别光看利润增速。
负商誉、资产重组这些财务魔术演一次就没了,牌照变现能力和技术护城河才是穿越周期的硬指标。
普星能量这种单日暴涨280%的票,K线图画得比过山车还刺激。
真敢追高的都是勇士。
弘业期货三个月才涨60%,但大宗商品风险管理需求不会一夜消失。
慢就是快。
现在冲进场的,先分清楚谁是造桥的,谁是收过路费的,谁是路边摆摊的。
代币化国债试点下月上线,第二波业绩照妖镜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