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佘诗曼于微博之上晒出自己新入手的“炸虾Labubu”潮玩公仔,此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网引发轩然大波。这款由泡泡玛特精心推出的限量款潮玩,其造型别具一格,加之稀缺性与独树一帜的“丑萌”风格,迅速跃居全球潮流之巅,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从星光熠熠的明星到平凡普通的消费者,从虚拟的线上世界到真实的线下门店,Labubu所掀起的热潮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席卷而来。这股热潮甚而引发了一系列疯狂现象,抢购、排队等场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打群架”的极端状况。
然而,在这场看似热闹非凡的“潮玩狂欢”背后,究竟是何种因素让Z世代对Labubu如此痴迷呢?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Labubu爆火背后的精彩故事。
近期,一个名为“Labubu”的名字频繁现身于社交媒体,它既非炙手可热的明星,亦非红极一时的网红,而是泡泡玛特精心打造的一个潮玩IP。2025年6月14日,@佘詩曼Charmaine 在微博晒出刚入手的“炸虾Labubu”公仔,并配文“惊喜一浪接一浪”,此微博瞬间登上热搜榜单。网友们纷纷惊叹:“佘诗曼手速竟如此之快!”“这波操作实在是稳准狠!”
实际上,Labubu的爆火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4年便已埋下伏笔。2024年佘诗曼生日之际,其好友李施嬅曾赠予她一个Labubu主题蛋糕,粉丝们也俏皮地戏称她为“Labubu狂魔”。而早在2020年,刘诗诗就已公开表达对Labubu的喜爱之情,甚至被冠以“资深饲养员”的称号。
Labubu的走红,与其独特的设计密不可分。它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单纯以“可爱”取胜的玩偶,而是呈现出一种“反差萌”的特质——龇着大牙、表情夸张,仿佛随时都会“炸裂”开来。这种“丑萌”风格,恰好契合了Z世代的审美观念。他们不再一味追求“精致”之美,而是更崇尚“个性”与“情绪价值”。
Labubu的“怪味便利店”系列,巧妙地将食物元素融入设计之中,诸如炸虾、泡面、饭团等,每一款都独具特色,让人一见便心生购买之欲。更为精妙的是,Labubu的“隐藏款”玩法,将抢购行为演变成了一场充满乐趣的“游戏”。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个盲盒中究竟藏着何种惊喜,这种“不确定性”极大地刺激了年轻人的购买欲望。有人为了能抢到隐藏款,不惜花费三小时排队等候,更有甚者,在英国的门店里还爆发了“大规模斗殴”事件,最终致使泡泡玛特不得不暂停该地区的销售业务。
不过,Labubu的火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质疑,明星抢购限量款是否存在“特权”之嫌?毕竟,普通消费者在抢购过程中,往往只能空手而归。还有人指出,Labubu高价背后,或许是“饥饿营销”与“黄牛”在暗中作祟。尽管泡泡玛特官方宣称不会将其打造成“理财产品”,但在二手市场上,其价格却一路飙升,原价99元的盲盒,竟有人不惜花费1100元才得以购得。
不过,亦有众多人士对Labubu所代表的“潮玩文化”表示支持。在他们看来,Labubu远非普通玩具那般简单,实则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社交货币”。它象征着年轻人的独特个性、丰富情绪以及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
为了拥有Labubu,有人不惜进行“投资”。例如,有人凭借买卖Labubu,每日盈利可达两万之多;还有人将Labubu视为“情绪解药”,在压力如山之时,拆开盲盒、轻抚玩偶,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瞬间烟消云散。
Labubu的爆火,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潮玩产业的升级。泡泡玛特的股价因此一路飙升,其创始人王宁更是凭借此契机荣登河南首富之位。与此同时,Labubu的全球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从韩国BLACKPINK成员Lisa到欧美明星,再到东南亚的中产阶级群体,Labubu已成功实现从“小众玩具”到“全球潮流符号”的华丽转身。
当然,Labubu的火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盗版现象泛滥成灾、假货充斥市场,甚至有人通过3D打印、娃衣定制等手段侵犯知识产权,最终面临高额罚款。还有人指出,Labubu的“丑萌”设计,可能会使部分消费者产生不适感,甚至被批评为“丑得抽象”。
但无论怎样,Labubu的爆火已然成为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不仅彰显了Z世代的审美观念与消费趋势,更映射出中国文创产业的蓬勃崛起。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潮玩IP,发展成为全球超级IP,Labubu的辉煌旅程,才刚刚拉开帷幕。
结语:Labubu的爆火,绝非某个明星的偶然幸运,而是一个时代的生动缩影。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当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精致生活”,转而追求“情绪价值”与“个性表达”时,潮玩、盲盒,乃至“丑萌”设计,皆可成为他们展现自我的有效途径。而Labubu,无疑是这场“潮玩革命”中最为璀璨夺目的那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