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下的经济稳增长密码

· 快讯

崔光烨

7月14日央行新闻发布会释放的信号,让市场为之一振:累计12次降准、9次降息,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3%,这些数据背后是货币政策从“总量调控”向“精准滴灌”的深刻转型。当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高利率陷阱”,中国选择用“适度宽松”为实体经济筑底,这一策略正在产生连锁反应。

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主算了一笔账: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其融资成本从5.2%降至3.8%,节省的利息支出足以新建两条自动化生产线。这种“降本增效”的乘数效应,在制造业领域尤为显著——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贷款占比达34%。

但货币政策的传导仍需突破“最后一公里”。某股份制银行风控总监透露:“虽然监管要求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但部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授信仍设置隐形门槛。”这要求央行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比如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覆盖面,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