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正式“转正”!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全球支付格局要变天了

· 快讯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家人们谁懂啊!最近币圈真的炸锅了 —— 美国国会居然给加密货币 发身份证 了!这两天咱朋友圈全被 美国通过稳定币监管法案 的消息刷屏了。

美东时间 6 月 17 日下午 3 点,参议院投票结果 68:30 一出来,华盛顿国会山那叫一个热闹,不光政客们鼓掌,连摩根大通、高盛这些华尔街大佬的代表都在现场跟着嗨。

说到这《稳定币监管框架法案》,小编突然想起 2013 年比特币第一次涨到 1000 美元时的疯狂场面,但这次不一样,背后藏着的可是大佬们下的一盘大棋啊!"

先给大家划个重点:这法案要求 1 美元稳定币必须对应持有 1 美元美债,相当于给加密货币装了颗 "美元心脏"。

前白宫经济顾问安德鲁・奥梅姆在 CNBC 上说得贼形象:"以前稳定币就像金融界的 私生子 ,现在终于拿到家族信托的继承权证书了。

" 天风证券算过一笔账,按现在 1350 亿美元的稳定币存量来算,这法案一下子就能给美债市场带来近千亿的新增需求 —— 要知道中国 2023 年持有的美债规模刚跌破 8000 亿,这波操作简直是给美债来了波 "神助攻"!

法案通过后的 72 小时内,大佬们的动作快到飞起!摩根大通数字资产主管乌尔法特・内西姆的团队直接搬进 Coinbase 旧金山总部 "蹲点"。

小编搞到内部消息,他们正在测试的 JPMD 代币完成了首笔 1 亿美元的跨境结算,全程就花了 47 秒,手续费还不到传统 SWIFT 系统的 1-50,这效率简直绝了!更有意思的是,纽约梅隆银行上周流出的备忘录里,CEO 罗宾・文斯把稳定币称作 "21 世纪的欧洲美元"。

懂行的都知道,欧洲美元当年可是帮美元称霸的 "神器",现在居然在数字时代 "复活" 了,这波操作属实是 "爷青回" 了!

说到支付革命,小编在曼谷素万那普机场亲眼见证了名场面:一位菲律宾劳工用 USDT 给家乡转账 2000 美元,手续费才 3 美元,而西联汇款同样金额要收 86 美元,这差距简直离谱!国际清算银行 2024 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显示,东南亚侨汇市场已经有 23% 流向稳定币渠道了,要知道 2021 年这个数字还不到 2%。

就像当年支付宝干翻银行柜台一样,现在区块链正在全球 6.5 万亿美元的跨境支付市场里上演 "神仙打架",这波 "支付内卷" 咱普通人可太受益了!

这边美国忙着给稳定币 "上户口",咱们中国的监管思路可不一样。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博鳌说过:"任何支付工具都得坚持 主权信用本位 ,这是咱们金融创新的底线。

" 现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覆盖全国 26 个省市,累计交易额突破 1.8 万亿,而且所有流通环节都在央行的 "监控大屏" 里运行。

这种 "风筝模式"—— 既让创新飞一会儿,又牢牢握着风控的线,和美国的 "放养模式" 对比起来,简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带娃方式"!

欧洲这边也没闲着。

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在 G7 财长会上放话:"不能把欧元区的支付主权外包给硅谷!" 小编搞到一份欧盟内部文件,德国央行已经开始测试 "数字欧元 + 企业链" 的混合结算系统了。

巧的是,Tether 公司刚宣布其储备金中德债占比降到 12%,这一升一降之间,像极了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只不过现在大家抢的不是钢铁厂,而是区块链节点,这波 "地缘金融剧本" 可太精彩了!

再看看咱们中国市场的应对。

在深圳前海跨境电商产业园,小编发现了一组神仙数据: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东南亚订单,平均清关时间从 3.2 天缩短到 19 小时,而用 USDT 的商家正面临越来越严的反洗钱审查。

中国社科院预测,到 2026 年数字人民币可能覆盖 RCEP 区域 30% 的 B2B 结算,刚好和摩根士丹利预测的美元稳定币在亚洲的渗透率一样。

这两条数字化货币轨道,现在正在上演 "轨距之争",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不过咱也得泼盆冷水。

Circle 公司 CEO 杰瑞米・阿莱尔在法案通过后高兴得喊 "终于能上市了",但他可能忘了 2022 年他们家储备金被爆混入商业票据的事儿。

FDIC 的数据显示,2023 年美国中小银行活期存款流失了 3800 亿,其中 15% 都跑去加密理财了。

这波 "资金虹吸" 让美联储的利率政策都开始 "失灵" 了,就像用漏了的水管调水位,这风险可不容小觑啊!

最后总结一下:站在香港数码港看维港对岸的摩根大通大厦,小编突然觉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当年金本位崩溃时,伦敦和纽约的银行家们也是这样隔海相望,现在区块链搞出的 "数字金本位" 正在重塑金融博弈的棋盘。

当美债成了稳定币的 "定海神针",数字人民币成了贸易的 "跨海大桥",我们可能正在见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最猛的 "货币大分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技术革命的车轮不会等人,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睁大眼睛看好这盘大棋,别在时代的浪潮里掉了队!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源自网络公开市场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