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储备八连增!中国外储暗藏哪些抗风险密码?

· 头条

7月7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3174亿美元,环比增长322亿美元,创2016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连续6个月保持上升态势。这一增长轨迹凸显了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背景下,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大韧性与金融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与此同时,持续增持的黄金储备与之共同构建起战略组合,这一现象透露出我国外汇管理方面的新趋向。

在 322 亿美元月度增量的背后,汇率重估与资产增值形成双重推手。美元指数跌至三年低位,触发欧元、英镑资产价值重估;全球股债市场同步回暖,标普 500 指数 5% 的月度涨幅与债券市场 1% 的温和上扬,构筑起规模达 1.5 万亿美元的证券类资产安全垫。这种被动型增长暗含主动布局,截至 6 月末,非美元货币在储备中占比已升至 45%,较年初提升 3 个百分点。

黄金储备 "八连增" 背后,战术调整意味渐浓。当前 2298 吨的储备量虽创新高,但 7.32% 的占比仍显著低于全球均值。这种 "小步快跑" 的增持策略,既规避了金价剧烈波动的风险 ——6 月现货黄金盘中急挫 4% 的戏剧性走势即为明证,又为未来持续布局预留空间。民生银行温彬指出,这与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趋势形成共振,美元信用弱化正驱动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

我国拥有高达 3.3 万亿美元的储备储备规模覆盖18个月进口需求,远超3个月的国际警戒线。

在国际投行对黄金价格众说纷纭、多空分歧显著的态势之下,国内居民于资产配置一事上正逐步趋于理性。

在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关键期,中国外储数据的量质齐升,既是对冲金融风险的压舱石,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