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价差套利为噱头的加密货币骗局是目前业内常见的欺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鼓吹虚假收益率骗取投资者的本金,诸如平台币生息诈骗、智能量化套利、传销层级模式等,而在此基础上,该骗术也常常与其他骗术结合,形成更难以识别的聚合套路。
本篇文章中,Bitrace将基于长期对涉币欺诈活动态势的感知、监控与调研工作,通过真实案例,揭露一起最新的加密货币套利骗局。
事件经过
领英寻找优质猎物
3月30日,骗子在领英主动结识受害人,打着“价值投资、商务洽谈”的旗号,联系受害人并互换TG。聊天过程中,骗子委婉地对受害人的身份、加密资产进行二次核验,表示可以折价向其出售5枚BTC。并向受害者发送了视频软件安装包,双方就此事进行视频会议协商交易细节,以链上便于验资为由,骗子引导受害人下载Atomicwallet。
转入4BTC获取信任
骗子往受害人的钱包地址主动转入54USDT、4BTC以建立信任与验资。受害人将信将疑,将其中的2BTC充值至交易所确认代币真实性,顺利将2BTC卖出。核验无误后,骗子要求受害人原价退还4BTC,进行一次性的BTC/USDT的折价兑换交易。受害人遂将等值的USDT归还。此时已是凌晨1点45分,受害人拒绝继续交易。
拉上同谋煽风点火
骗子见状况不利,便拉入同伙一起参与视频会议,两人对受害人进行“客观”的情况分析,话术轰炸。
——都给你打过4个BTC了,你怎么还不相信我呢?
——这是你自己钱包,掌控权在你,不用害怕。
——我可以先往你的钱包打BTC,你确认收到后再给我USDT,这样总行吧!
骗子的“循循善诱”,加之折价BTC存在的巨大套利空间,受害人顶着困意与骗子进行交易。骗子先往受害人的钱包地址转入小额BTC,0.019-0.23枚不等,受害人确认后支出USDT。交易以“先币后U”的形式顺利进行着。凌晨3点,骗子提议一次性完成剩下的交易。
先打款者风险巨大
受害人欲从币安提取14万USDT,由于提币过于频繁,触发了币安的风控机制,币安要求受害人进行人脸识别。受害人意识到事态蹊跷,对方也没有先打款BTC,遂拒绝进行人脸识别终止交易。通过视频会议时刻掌握着受害人动态的骗子,要求受害人打开币安界面再次尝试。受害人心想:反正已经被风控了,就人脸证明给他们看一下确实是提不了了,从而拒绝交易吧。
谁知,提币申请只是被暂时挂起,受害人人脸识别成功后,14万USDT顺利提取到早已被骗子窃取私钥的Atomicwallet。凌晨3点17分,受害人的14万USDT被尽数划走。
真诚背后的套路
“骗子先往我的钱包转了4个BTC,我不想交易了,还给他转回去,真是太傻了。”受害人后悔地说道。在此事件中,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受害人实名炒币。领英包含了大量个人真实信息,因此骗子能够直接打款4个BTC到受害者钱包,快速骗取信任,如此“大手笔”显然建立在骗子对受害人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的前提下;双方使用的视频软件安装包由欺诈者发送,尽管受害人自称在创建钱包备份密钥时关闭了电脑桌面画面,但欺诈者仍有可能看到;在此骗局中,骗子以教学为由,全程与受害人进行着视频会议,骗子实时掌握着受害人的动态,进行高强度的洗脑与话术输出,不给受害人喘气思考的空隙;贪便宜的心理本质。BTC作为这笔大宗交易的标的,以八折的折扣出售,受害人确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目前,Bitrace已协助受害人完成资金链路的分析,并将相关细节移交给律师事务所,全力协助受害人立案中。
币追研究
Bitrace已经与各地执法或监管部门建立区块链实验室,旨在通过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的形式,感知、监控与调研涉币犯罪态势,并在协助打击涉币犯罪过程中提升整体认知,进而实现犯罪事件的预测及预防。
根据由Bitrace支持的DeTrust犯罪态势感知平台,结合链下情报网络与链上数据挖掘分析,2023年一季度平台共收录中国用户遭加密货币欺诈事件673起,总受损资金达到0.87亿美元,其中:
资金分析显示,47%的受损资金流向境外洗钱水房地址,34%的资金流向网赌资金池地址,另有9%流向交易所热钱包,将为收取涉案资金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或机构带来合规与法律风险。
写在最后
在监管政策尚未明朗的加密行业,挽回被骗被盗加密资产困难重重且成本高企,而与此同时,骗子们也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旨在以更为“巧妙创新”的方式进行诈骗。因此,加密货币用户应时刻保持警惕,并主动学习了解加密货币反诈知识,防范无处不在的加密货币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