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境内企业如何通过合法的方法获得稳定币和各种加密货币

· 头条

现阶段中国境内企业受限于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无法直接在境内合法获取稳定币或加密货币。但通过“境外主体+合规路径”的模式,企业仍可合法参与全球加密资产市场。以下是结合最新监管动态(截至2025年7月)的实操方案:

一、核心合规路径:ODI境外直接投资

法律依据

:通过ODI(境外直接投资)设立海外子公司,以境外主体在政策友好地区配置加密资产,是目前唯一合法途径。

操作流程发改备案:向地方发改委提交境外投资申请报告,获取《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一般项目20个工作日内完成)。商务备案:凭发改文件向省级商务部门申领《企业境外投资证书》(重点审查资金来源合法性)。外汇登记: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投资额≥500万美元需向外管局专项申报810。

关键限制:ODI资金需用于真实境外投资项目(如设立子公司、并购),不得直接用于炒币;虚报用途可能面临外汇处罚。

二、境外加密资产获取的三大主流方式

企业完成ODI设立境外子公司后,可通过以下合规渠道配置资产:

1. 直接购买加密资产

渠道持牌交易所:如香港持牌平台OSL、HashKey(支持企业账户)。合规银行:渣打、汇丰等提供加密托管服务的企业级入口。要求:完成企业KYC、提供业务背景证明,部分平台需签署专业投资者协议。案例:境内制造业企业通过香港子公司在新加坡持牌交易所购买BTC对冲汇率风险。

2. 购买加密ETF

主流选择:美国:贝莱德比特币现货ETF(IBIT)、富达以太坊ETF(FETH)香港: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ETF(3066.HK)。优势:受传统金融监管(SEC/SFC),避免私钥管理风险。操作:境外子公司在港股/美股券商开户后直接交易。

3. 认购加密基金份额

类型私募基金:如Pantera Capital(专注区块链早期项目)信托基金:灰度GBTC(机构级比特币敞口)。门槛:通常需100万美元起投,适合中大型企业。

配置方式对比表

方式

适合企业规模

操作复杂度

风险等级

流动性

直接购买

中大型

即时

加密ETF

中小型

交易日

加密基金

大型

中低

受限

三、稳定币获取的特殊路径:香港牌照生态

香港《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生效)为中国企业提供合规入口:

1. 通过持牌发行方获取

合规发行方(2025年最新名单):蚂蚁数科:港元稳定币HKDⓀ(沙盒测试中)。京东币链:多币种稳定币JDC(跨境B2B支付场景)。渣打合资公司:机构级稳定币Zodia(聚焦RWA结算)。获取方式:企业可在这些平台注册对公账户,用法币1:1兑换稳定币。

2. 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适合大型企业)

条件:香港注册公司 + 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100%法币储备(仅限短期国债/存款)独立托管+季度审计。进展:京东、蚂蚁已完成沙盒第二阶段测试,预计2025Q4获牌。

四、关键风险与规避策略

跨境监管冲突:香港稳定币若在境内流通,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支付结算”(依据境内《非银支付机构条例》)。规避:严格限制稳定币用于境外贸易结算,不回流境内。合规成本高企:香港稳定币发行方年成本≈500万港元(含托管费0.3%+审计费)。规避:中小企业可优先选择持牌平台购买而非自行发行。诈骗风险:近期出现假冒“京东稳定币”的杀猪盘,北京市互金协会发布专项风险提示。规避:仅通过持牌机构官网操作,警惕高收益承诺。

五、趋势展望:RWA与跨境支付红利

RWA(真实资产代币化):协鑫能科光伏收益权代币(年化6.8-8.7%)、汇丰黄金代币(0.001盎司起投)。企业可通过稳定币认购,降低实体资产投资门槛。跨境支付降本:京东稳定币将跨境支付成本压降90%,结算时间缩短至10秒。适用场景: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国际物流。

总结:企业分阶段实施策略

初创企业:ODI设香港子公司 → 通过持牌交易所购买主流稳定币(如USDC)用于跨境付款。中型企业:配置加密ETF分散风险 + 接入京东/蚂蚁稳定币网络优化跨境结算。大型集团: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 布局RWA资产组合(需预留2000万+港元合规预算)。

合规是唯一通行证,所有操作需以境外主体、境外资金、境外流转为前提,严格隔离境内业务。未来随着香港与内地监管协调深化(如数字人民币桥项目),企业通道有望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