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汉文帝的超前经济思想与货币实验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先进的经济政策,汉文帝推行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政策——放铸政策,允许民间自由铸造货币,私人铸币无罪。一时间,全国仿佛“铜炉冒烟”,富商权贵纷纷开办自家的“印钞厂”。
这一举措看似混乱,却在短期内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从现代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相当于大幅度增加了货币供给,铜钱数量增多,交易变得更加容易,市场流动性增加,买卖活跃起来,如同现代量化宽松政策一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帝王为其制定价值后它才能流通,这种朴素的经济学原理与现代量化宽松在原理上有着相通之处,也让我们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货币是可以被私人印制的。

这还要从头开始说起,汉武帝登基后,频繁出兵攻打匈奴、南征北战,战争的巨大开销让财政面临严峻考验。当他翻开国库,却发现资金匮乏。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更是货币制度的问题。一个国家若连自己的钱都掌控不了,又如何打仗、如何实现统一呢?
于是,汉武帝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收回所有的铸币权,天下只有长安上林苑的三官作坊可以铸钱,这三官作坊就如同今天的央行,从此铸币权被正式收归中央统一管理。按照主权铸币和私人铸币的区分,货币世界被划分为央行的现实货币和私人的虚拟货币。
二、
现代货币的分类与虚拟货币的起源
在现代社会,货币有着多种形式。我们手中的美元、欧元、人民币等是实体法币,而手机里的数字人民币则是数字法币。
那么,什么是虚拟货币呢?汉武帝小时候去游戏厅,用 10 块钱换 10 个金属游戏币,这些金属币只能在游戏厅使用,不能用于超市购物或存入银行,这是他最早接触的虚拟货币,只不过它是实物形态的,可称为非数字虚拟货币。长大后,他上网吧玩 QQ 并充值 QQ 币,QQ 币用人民币购买,只能在腾讯体系内有效,是数字化的,但属于中心化、非加密技术的虚拟货币,被监管部门定义为虚拟商品。
由此可见,虚拟货币是由平台或个人发行,能在特定场景下使用的类货币,并非真正的钱,不能兑换法币,也不能自由流通。
三、
加密货币的诞生与理想主义博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货币体系产生了质疑。法币体系存在一个致命的结构性问题,印钞机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每当经济危机来临,央行往往采取放水的方式,导致资产价格飙升、财富差距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匿名者中本聪用代码写下了一套货币系统——比特币。比特币没有央行印钞,也没有银行记账,整个系统依靠密码学构建信任,以共识机制达成秩序,遵循 2100 万枚永不超发的铁律。然而,从现代货币理论的角度看,比特币的这种设计是货币紧缩主义的极端表达,显得过于纯粹和脆弱。
后来,稳定币的出现与地缘政治的博弈就开始了。加密货币体系脱离央行,由私人搭建,但这些加密货币很快从交易媒介变成了投资标的,挑战了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对其设限,不承认其为法定货币,不允许在银行系统流通。
有趣的是,特朗普却支持稳定币。稳定币如 USDT,本质上是美元链上的延伸,让美元可以在加密世界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这其实是美国发起的一场货币地缘政治排位战,是美元保卫战的一部分。稳定币的出现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各国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场数字货币战争,中国、欧洲、伊斯兰世界等都在这场新的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数字货币战争的大幕已然拉开。
四、
稳定币诞生金融新物
从前,有一座小岛,岛政府铸造了名为“岛币”的法定货币,规定岛内交易只能使用岛币。后来,岛上开设了一家大型赌场,里面有以太坊、比特币、狗狗币等各类新潮游戏,价格波动剧烈。赌场老板为提高结算效率,发行了电子加密筹码用于内部结算,承诺一枚筹码永远等值于一枚岛币,可随时兑换。
随着时间推移,赌徒发现筹码使用便捷,能24小时转账且几乎无手续成本。更重要的是,筹码不受监管,无需实名登记、无转账记录,不经过银行,不用纳税。于是,不仅赌徒,军火商、毒贩、洗钱团伙甚至小生意人都开始使用这种筹码进行交易。这种加密筹码就是稳定币,被视为通往数字世界的货币,如同去澳门换筹码才能玩游戏一样,它在数字世界中承担着类似的角色。
岛上政府明确表示,稳定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允许作为支付手段,更不能在银行体系流通。这一坚决态度源于国家的税收主权。国家如同一家公司,需要盈利维持运转,而税收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现代国家财政系统建立在唯一合法的货币发行权、银行体系的实名流通和强制的征税机制三大支柱之上。
以超市老板阮诗赋为例,若他使用稳定币收款,营收500万无需纳税,银行和税务局都无法监管这笔交易。稳定币绕开了国家的货币征税系统,建立了一套独立的金融体系,这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税收主权,因此让各国政府高度警惕。
五、
美元霸权的续命之法
从传统理论看,稳定币存在漏税风险,但特朗普却力挺稳定币,这背后是美元体系面临的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通过石油和中国制造获得全球主导地位。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工厂,大量商品以美元计价和结算,进一步推高了美元需求。
然而,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部分国家开始尝试使用人民币等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逐渐进入全球贸易体系并被纳入部分央行外汇储备。与此同时,日元在美元体系中扮演着加杠杆的角色。日本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渡边太太”们通过套息交易将大量日元换成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提供了资金支持。但2024年日本结束负利率政策并上调国债收益率,套息交易终止,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缩,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国政府融资成本加剧。
特朗普急需拯救美元体系,他意识到关税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支付稳定币成为他眼中的救命稻草。支付稳定币必须绑定美元或美债,至少60%的储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且只能用于日常支付。这意味着美国发行的是美元的影子分身,一种全新的全球支付工具,可增加美元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延续美元信用。
终章、
稳定币背后的权力版图之争
香港对稳定币进行立法,加入了这场全球金融新战争。香港的稳定币可以锚定港币、美元、欧元甚至黄金,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包括跨境支付、日常消费、投资避险、供应链金融和留学汇款等。
这实际上是美元稳定币和去美元稳定币的战争,是加密货币权力的新版图之争。香港的举措旨在建立本币锚定加上资产共识的新秩序,绕开美元计价,挑战美元稳定币的主导地位。
尽管稳定币在支付领域有一定优势,但它目前来看难以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货币。人类金融体系发展的底层动力是利息机制,人们希望货币能生息,实现资产增值。而稳定币的设计目标是稳定,无法产生利息,在通胀环境中甚至会缩水。
在加息周期或资产荒时代,人们会抛弃不生息的稳定币。因此,稳定币更可能成为众多交易中的一种新选择,而非主流货币。不过,当下稳定币投资仍有机会,可密切关注哪些企业将拿到香港稳定币的牌照。